环境工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开展科研角度分析强调了高校环境工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接着对环境工程实验室软、硬件两方面的建设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对高校环境工程实验室的管理设想。
环境工程专业 实验室建设
前言:
高校环境工程实验室的建设旨在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实验室整体软、硬件水平,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工作相结合,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同时,注重对实验室的管理,让其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一、加强高校环境工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21世纪,全球各国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能源日趋紧张、资源过度耗费、气候异常变化、有毒有害物质危害等等环境问题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为了解决上述这些棘手问题,适应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理论实践相统一的应用复合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摆在广大教育界人士面前的现实问题。要满足这一社会需求,一方面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则要加强、重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与统一。
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结合,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辅助部分。同时,作为环境工程学科科研成果诞生的重要场所,环境工程实验室水平直接决定着一所高校本专业的科研水平。加强高校环境工程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科研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二、环境工程实验室的建设
从环境工程实验室的功能来说,环境工程实验室不仅要满足日常实验教学的需要,也应顺应环境工程学科发展科研主攻方向的要求,此外,还应满足环境工程学科科研工作和研究生培养的要求,同时,能够面向社会承揽环境相关领域的科学实验项目,开展科学技术服务活动。环境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必须与环境工程学科的发展相适应,简单来说可分为软、硬件两方面。
(一)环境工程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在环境工程实验室建设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
一个高校环境工程实验室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该实验室是否拥有先进仪器设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更重要的是看该实验室是否有一支思想作风好、业务水平高、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
环境工程实验技术人员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是要搞好实验教学,二是要为科研服务[1]。作为实验技术人员不但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娴熟的实验技能,能够掌握实验教学规律和现代实验教学手段,才能潜心为教学科研服务。
1.提高环境工程实验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环境工程实验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过去的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与专业要求。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水平与理论教学水平相匹配,提高环境工程实验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迫在眉睫,必须吸收一定数量有高学历、高水平、有扎实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充实到环境工程实验技术队伍中去,通过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对其他实验技术人员传、帮、带的作用来提升整个环境工程实验技术队伍的水平。
环境工程实验室的功能也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不仅学生的实验教学工作全部由专门的实验教学人员担当,学生的实践水平、动手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且该实验室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科研基地。
2.环境工程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强化自身的素质教育
随着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保证教育质量,掌握新信息、新手段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已成为做好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对于高校环境工程实验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加大了环境工程实验设备的投资力度,积极更替设备,购置先进的实验设施。作为环境工程实验技术人员来说,要熟练使用这些先进设备,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仅靠原有的知识水平显然无法满足要求。客观要求环境工程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学习,积极参与新仪器设备的技能培训,以便更快、更好地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否则,就谈不上利用先进仪器设备服务教学和科研工作,无法实现高校引进先进实验设备的初衷。
作为高校环境工程实验技术人员,要努力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先进技能,这是做好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必然要求。
3.积极了解学科前沿发展信息,为搞好实验教学和科研攻关服务
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及时学习本学科国外先进技术,捕捉最新的发展信息,这样才能在实验教学和科研中,紧紧围绕本专业特点,紧随本专业发展前沿,做到有的放矢。
4.转变观念,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随着高校教学理念的不断升华,环境工程实验技术人员要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由简单的服务、被动的准备转变为积极思考、主动服务,积极参与到各项科研工作中去[2]。
科研项目是高校环境工程实验室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学校应鼓励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科研工作。通过参与科研工作,将有助于环境工程实验技术人员自身理论水平、实践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环境工程实验室硬件的建设
环境工程是一门前沿学科,有助于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实际问题。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与孕育科研成果的重要场所,高校必须注重实验室硬件的建设工作。
高校环境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必须注重实验室经费投入,合理使用实验室资金。一个环境工程实验室经费投入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该实验室建设水平的高低。高校应加大对环境工程实验室经费的投入,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并将实验室投资占本专业总投资的比例稳定在较高水平。环境工程实验室不但要满足学生基础课程教学需要,而且应满足环境工程领域发展的科研主攻方向的要求。在实验设备方面应强调避免实验设备的重复购置[3],想方设法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要尽可能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与本专业发展前沿相关仪器设备上去,这样才能与本专业发展的趋势相适应,更好地为科研服务。
环境工程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取决于该实验室内部人、财、物等要素的协调程度,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科学合理地分配实验资金,保证优先投资重要项目,提高投资效益。
三、高校环境工程实验室的管理
(一)强化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环境工程实验室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环境工程实验室必须建立一整套合理严谨、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只有在一定制度框架下,环境工程实验室各项功能才能得以实现。具体来说,环境工程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必须建立一定的制度,让制度成为实验技术人员日常工作行为的准绳,在特定的制度约束下体现他们的最大价值;实验室内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等过程都必须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特别是对于造价较为昂贵的大型仪器设备,要设立相应的操作规程,在实际使用中做到有章可循。
(二)加强对环境工程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进修,提升他们的理论、实践水平
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必须重视对本专业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进修工作,要积极向环境工程实验技术人员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接触本学科发展前沿,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三)对实验设备进行跟踪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入到了环境工程实验室,必然要求实验室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将仪器设备实现合理配置,以提高其使用率,从而提高投入产出比。环境工程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要分类管理,除建立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外,还要设立相应的设备使用记录卡、维修记录卡等,必要的时候做到有据可查。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积极对外提供有偿服务,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仪器的使用率。
总之,随着环境工程学科的不断发展进步,环境工程实验室的功能也越来越齐全,同时环境工程实验室的管理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环境工程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从实际出发,加强自身修养,注重学习、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与实验教学工作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充分发挥环境工程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